清明将至,为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增进师生对节气美食的了解,诸暨服务部联合各学院学生代表,在各餐饮场所举办清明果包“春味”主题活动。来自各二级学院5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通过实践劳动体验传统美食制作,在揉面裹馅间感受传统民俗文化。
艾草飘香,食材焕生机。活动前,食堂工作人员提前备好鲜嫩艾草、优质糯米粉、春笋、五花肉与豆沙。艾草洗净、焯水、捣汁融入糯米粉,揉捏搓转间韧性十足的青团皮就准备好了。活动现场,食堂面点阿姨变身老师,熟练的揉面、包馅,手把手现场教学。同学们热情参与,虽然手法有些生疏,但是大家创意不断,形态各异的清明果让青年学子体悟了劳动的乐趣。

青团寄思,勾起家乡情。蒸笼热气腾腾,清明果香气扑鼻。出锅的清明果油绿可爱,咬一口,外皮软糯,咸馅融合多种美味,甜馅豆沙绵甜。大家手捧青团,纷纷拍照留念。有同学感慨道:“原以为清明吃不到家乡味,没想到食堂给了我这份温暖,一颗小小的青团包住了春天,也包住了自己的思乡情。”

清明果不仅是美食,更承载着“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涵。此次活动让青年学子在烟火气中读懂传统文化,在实践体验中感悟劳动之美。部门将持续深化“学子同心”品牌建设,组织开展系列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体验活动,拉近师生、同学情谊,提升师生幸福感、归属感。
(诸暨服务部 欧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