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后勤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媒体后勤 -- 正文

《钱江晚报 小时新闻》:烹饪、种花成为大学课程,浙江农林大学首开4门劳动教育课程受学生热捧

发布日期:2022-03-23   来源:    作者:   编辑:后勤部   点击量:

跟着名厨学习烧“鱼香肉丝”“西湖醋鱼”;跟着绿化工程师种花植树、防治病虫害;跟着教室管理员消毒清洁、维护多媒体;跟着寝室阿姨学习物品收纳、管护消防设施……刚刚过去的几个星期,浙江农林大学100多名选修劳动教育课程的同学,每个周六都要跟着老师劳动并在劳动中感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据介绍,浙江农林大学从今年开始,结合学校特色、学生生活,正式开设了《大学生烹饪基础教育与实践》《园林绿化养护劳动实践》《楼宇服务实践课》《学生公寓基础劳动教育与实践》四门劳动实践试点课程,每门课程1个学分。学校希望通过教学改革,真正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劳动实践课程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实用,吸引了很多学生关注,每门课25个名额,一上线就被“抢光”。

开设劳动教育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劳动

教育家陶行知曾积极倡导“生活即教育”,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本质联系。浙江农林大学认为,教育就应该生活化,热爱劳动就是热爱生活,而参加劳动、接受劳动教育,应该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该校从1958年建校第一天开始,就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劳动,学习使用锄头等工具,更是当时农林学子必须掌握的技能。该校老校区的不少老房子、运动场,就是当时的学生共同参与建设的。

60多年来,浙江农林大学每个学生从进校开始,都要参加校园绿地管护、寝室卫生清洁等各种形式的劳动。为深化学生的劳动教育,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浙江农林大学还将劳动教育纳入新修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全体本科生修读劳动教育课程。

目前,该校明确设立劳动教育必修学分1分,并在课外教育平台单独设置劳动教育模块。本科生参加劳动教育不少于32学时,完成劳动教育32学时,可认定劳动教育1学分,这也是本科毕业的必备条件。浙江农林大学本学期开设的4门劳动教育课程,全部由学校的专任教师和后勤骨干员工共同授课。拥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专任教师,主要教授理论方面的内容;由后勤骨干组成的授课团队,主要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参加相关劳动。

“当代大学生从事劳动的机会还是太少了。大学不但是教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过渡,通过劳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生存能力,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保障。”浙江农林大学后勤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郑本军表示,学校开设的四门劳动实践课程全都是真操实练,会将学生带到真实的劳动场地里去,指导在劳动中学习、成长、感悟,切实掌握一门技能。

“我们是农林高校,学校一直都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浇水施肥,学校经常组织大家在地里劳动,感受劳动的意义。现在学校正式将劳动课程正式纳入学分体系,充分说明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得知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大二学生朱雯雯非常感兴趣,第一时间就选报了《大学生烹饪基础教育与实践》劳动教育课。

后勤骨干当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

浙江省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工作先进个人杨帆、全国高校“感动公寓”人物称号获得者章学青、中式烹饪高级技师叶云龙、浙江省餐饮服务大师黄双双、森林病虫害防控首席专家高级农艺师仇智灵……为了确保把劳动实践课程上好,浙江农林大学面向后勤选拔了一批技术过硬、沟通能力强的骨干,兼任相关课程的老师,手把手现场教学生做菜、栽培苗木、组装多媒体设备、科学收纳寝室物品。

董铭华是该校后勤食堂的资深厨师长,也是中国烹饪大师。他烧的一手好菜,十分受师生欢迎,经常还会在周末等空余时间,免费指导学生烧菜,被师生亲切称为“董大厨”。以前的“董大厨”,现在一到周末就兼任“董老师”,开始把后勤食堂的灶台当讲台。“能够教会学生掌握一些烹饪的技艺,我觉得和做厨师一样有意义、有成就感。” 董铭华说,

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每次上课前,“董大厨”都要提前准备好肉丝、青椒等食材以及相关的酌料,而且还给每一位同学准备好了专用的围兜等。上课时间一到,“董大厨”亲自示范切菜、烧菜、颠锅、起锅,演示制作步骤,没几分钟就烧好了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鱼香肉丝”或者“糖醋排骨”。

随后,学生们学着切菜烧菜,“董大厨”则一边指导一边讲解烹饪每道菜需要掌握的切菜要领、烧菜技巧、营养成分……下课时间还没到,同学们的“作业”已经陆续完成。虽然菜品质量参差不齐,但是大家对自己的“作业”都比较满意,纷纷表示要打包带回寝室与同学共享。

“给我们上烹饪课程的,都是后勤餐饮骨干,良师出高徒,一节课我就学会了烧糖醋排骨。下次回家,我一定要烧给爸妈吃,他们一定开心死了。”浙江农林大学广告201班的程晓梅,最兴奋地是自己终于学会了烹饪“糖醋排骨”。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程晓梅平时基本不怎么会烧菜,更不要说“糖醋排骨”这样的“大菜”。她觉得以后能为家人、朋友烹制可口的佳肴,一定会获得肯定与赞赏。

劳动益处多多,学习技能更学习生活态度

《大学生烹饪基础教育与实践》受学生欢迎,其他三门劳动教育课程也同样深受学生喜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刘雨彤,选修了《园林绿化养护劳动实践》课程。她认为,自己很喜欢种植花卉,劳动教育课的开设给她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她希望在这门课程中多学习相关的技能,以后可以更好地养护家里的花卉。

“董厨师高超的刀工与细心的教导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劳动课收获的不仅是一盘美味的鱼香肉丝,学习了许多烹饪知识,感受了劳动的快乐和辛苦,更深刻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烹饪对我们来说,不仅是制作一盘食物,而是通过劳动将自己对生活的情感藏在心中,把幸福与喜悦变成一道道菜肴,呈现在餐桌上。”来自法学203班的陈宇杰说。

大二学生蔡林希选修的是《学生公寓基础劳动教育与实践》。她说,一开始认为这门课就是帮助宿管阿姨检查卫生,但是上了几次以后才知道公寓管理也有很多学问,从收纳小课堂、安全教育到学校的文化、学生的管理,要做好公寓管理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最关键的是,通过上课,让她对劳动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每一个热爱劳动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很多劳动技能和学历无关。我们学校开设的劳动课程,无论是烹饪课,还是楼宇服务、园林绿化养护和公寓管理,都可以锻炼我们的劳动力,增强个人体质,培养合作意识。亲身体验劳动,我们能感受劳动的辛苦与乐趣,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获得成长。”程晓梅说。

说起开设劳动教育系列课程的初衷,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处长郭建忠说:“浙江农林大学在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基础上,强化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将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在本学期正式开设4门劳动教育系列课程,今后还会根据实际不断增加和完善劳动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我们希望结合学校特色,加强农业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体现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变化,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大国三农”情怀;同时加强学生劳动教育,树立学生学农、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理念,培养学生肯干、实干、能干的良好品质。”

https://www.thehour.cn/news/506433.html《钱江晚报》:202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