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绿化工程师种花植树、修剪灌木、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每个周末,浙江农林大学校园里总有不少学生在校园里管护花花草草。这是选修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园林绿化养护》劳动实践课程的学生,跟着“导师”在校园里植树种花修学分,在劳动教育中感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浙江农林大学认为,参加劳动、接受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学校从1958年建校第一天开始,就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劳动。学习使用锄头等工具,更是当时农林学子必须掌握的技能。60多年来,浙江农林大学每个学生从进校开始,都要参加校园绿地管护、寝室卫生清洁等各种形式的劳动。该校老校区的不少老房子、运动场,就是当时的学生共同参与建设的。
为深化学生的劳动教育,浙江农林大学将劳动教育纳入新修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全体本科生必须修读劳动教育课程。本科生参加劳动教育不少于32学时,可认定劳动教育1学分,这也是本科毕业的必备条件。学校希望通过教学改革,真正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022年初,浙江农林大学结合学校特色、学生生活,探索开设了《园林绿化养护》劳动实践等一批劳动实践试点课程。这些劳动教育课程主要由学校的专任教师和后勤骨干员工共同授课。拥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专任教师,主要教授理论方面的内容;由后勤骨干组成的授课团队,主要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参加相关劳动。由于劳动实践课程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实用,吸引了很多学生关注,每门课25个名额,一上线就被“抢光”,被称为最受学生欢饮的“金课”。
据介绍,《园林绿化养护》劳动实践课程,归口整合了学校原有园林绿化相关实践课程,提质升级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并上线浙江农林大学通识选修平台。这门课程秉承理论教学和劳动实践相辅相长的教学理念,带领同学们“种花”“植树”“防治病虫害”,以期让同学们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在掌握园林植物养护的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悟耕读文化之美,厚植劳动情怀,培养同学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做一个“四体既勤,五谷也分”的新时代浙农林人。
此外,《园林绿化养护》劳动实践课程为达到预期效果,还邀请了石柏林、叶喜阳、卢伟民、刘婷婷等一批有经验、有能力、有热情、有干劲的授课老师组成教学团队。这些成员全都是有着丰富园林绿化养护一线工作经验和工程师职称的教师和骨干,为课程的良好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一年多的打造和完善,如今,浙江农林大学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园林绿化养护》劳动实践,已经成为最受全校师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每次课程只要在选课系统推出,就会瞬间被学生“秒选”。前不久,《园林绿化养护》劳动实践还被认定为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
该校广告203班的杜素同学就选修了《园林绿化养护》劳动实践。她欣喜地表示:“学校开展的劳动实践课,将学知识和劳动实践相结合,不仅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和意志品格,还极大增加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我们不仅了解到屋顶花园的概念,而且亲自参与了种植、填土、挖坑、埋土,大家一起团结协作,收获满满,希望我们种下的植物能茁壮成长!另外,通过劳动实践课,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辛苦,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深刻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我们体悟到,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更加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别人的劳动。”
“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很多劳动技能和学历无关。我们学校开设的劳动课程,无论是烹饪课,还是楼宇服务、园林绿化养护和学生公寓,这些丰富的劳动课程,都可以锻炼我们的劳动力,增强个人体质,培养合作意识。亲身体验劳动,我们能感受劳动的辛苦与乐趣,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获得成长。”参与该课程的程晓梅说。
“我觉得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非常及时、非常有意义。因为我们是农林高校,所以学校一直都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浇水施肥。以前,学校的大部分劳动属于课余文化生活,现在,学校将劳动课程正式纳入学分体系,充分说明的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刘雨彤表示,自己很喜欢种植花卉,《园林绿化养护》劳动实践等劳动教育课的开设给她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她希望在这门课程中多学习相关的技能,以后可以更好地养护家里的花卉。
说起开设《园林绿化养护》劳动实践等劳动教育系列课程的初衷,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处长郭建忠说:“浙江农林大学在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基础上,强化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将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我们希望结合学校特色,加强农业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体现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变化,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大国三农”情怀;同时加强学生劳动教育,树立学生学农、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理念,培养学生肯干、实干、能干的良好品质。”
https://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2304/t20230417_2377759.shtml中国教育在线: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