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警示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各地区各单位组织开展案例分析、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走进庭审现场等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不断强化警示震慑作用,有效提升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要借助现代传播理念,创新思路破解难题,不断提高警示教育有效性和影响力。
关注受众,避免“大水漫灌”。受众是现代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关注受众就是明确“谁在听”。如同互联网平台通过大数据对用户“画像”一样,开展警示教育也要对党员干部“画像”。对其工作职责、学历背景和性格特点等分析得越精细,对潜在的腐败风险识别得就越全面,在此基础上选择的警示教育案例就越精准。要坚持分众化、精准化的案例选择,突出警示教育针对性,避免“大水漫灌”。在查办案件同时,着力寻找与党员干部工作内容相关、廉政风险点类似的典型案例。既涉及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重点岗位,也考虑“一把手”及“关键少数”、年轻干部等不同群体。这样的案例会获得更多吸引力和关注度,更容易让党员干部产生共鸣、“对号入座”,找到适合自己的那面“镜子”。
讲好故事,避免“照本宣科”。讲故事是现代传播的有效方式,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警示教育案例本身就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能否讲好,讲出事实、讲出形象、讲出情感、讲出道理,决定了警示教育的效果。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警示教育,要注意掌握好节奏,努力让党员干部听得进去、听得明白。讲解案例时做到有详有略,要点处可以“敲黑板”划重点,让案例内容详略得当;要注重结合实际,以身边案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同频共振,及时检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注意的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做好警示教育,不是让警示教育成为“故事会”,要注重对案例的深层次剖析,通过分析违纪违法干部破纪破法的关键节点,展现其理想信念动摇的心路历程和堕落轨迹,讲解违纪违法行为造成的严重危害及后果,加强警示和震慑,给党员干部打好“预防针”。
注重互动,避免“单纯说教”。相对于“传者本位”的单向输出观念,现代传播更加注重互动反馈,关注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和解读,从而不断提高传播效果。开展警示教育时,注重党员干部的参与互动,能够有效打破单向输出壁垒,变“我说你听”式的灌输教育为参与实践式的动员教育,促进主动思考。在交流中,聆听党员干部的观点看法、心得体会,发现警示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和模糊问题,从而加强引导辨析,提升教育效果。例如,旁听庭审等方式,这类身临其境的体验和直接对话更加具有冲击力,有助于党员干部深刻感受违纪违法带来的严重后果。再者,“换位思考”也是一种值得实践的方法。交换身份带来观察问题的全新视角,能够增强党员干部的参与感和融入感,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在开展案例分析时,可以组织党员干部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演练等,将其自身代入模拟情境中亲身体验,从而更加深切体会到违纪违法对组织、社会、家庭及个人的伤害。(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纪委书记 陈华明)